热源端清洁化改造按照“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原则,推进燃煤供暖设施清洁化改造,推广热泵、燃气锅炉、电锅炉、分散式电(燃气)等取暖,因地制宜推广地热能、空气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多能互补应用的新型取暖模式。
热电联产是指发电厂既生产电能,又利用汽轮发电机做过功的蒸汽对用户供热的生产方式,即同时生产电、热能的工艺过程。典型冷热电三联产系统一般包括:动力系统和发电机 ( 供电 )、余热回收装置 ( 供热 )、制冷系统 ( 供冷 ) 等。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的可选择范围很大:与热、电联产技术有关的选择有蒸汽轮机驱动的外燃烧式和燃气轮机驱动的内燃烧式方案;与制冷方式有关的选择有压缩式、吸收式或其它热驱动的制冷方式。另外,供热、供冷热源还有直接和间接方式之分。
燃气供暖锅炉按适用的燃气种类可以分为天然气供暖锅炉、液化气供暖锅炉、城市煤气供暖锅炉、沼气供暖锅炉和焦炉煤气供暖锅炉等;燃气供暖锅炉按结构形式分为常压燃气供暖锅炉和承压燃气供暖锅炉。
生物质能供热绿色低碳、经济环保,是重要的清洁供热方式,为中小型区域提供清洁供暖和工业蒸汽,直接在用户侧替代化石能源。按照国家关于清洁供热的要求,推动生物质能供热发展,减少县域及农村燃煤供热,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和雾霾治理,生物质能供热主要包括生物质热电联产和生物质锅炉供热,布局灵活,适用范围广,适合城镇民用清洁供暖以及替代中小型工业燃煤燃油锅炉。
中能北方配合推进鹤壁市“清洁供、节约用、投资优、可持续”的清洁取暖建管模式,在成本可控前提下提供了最优解决方案,搭建清洁能源工程管理系统。在 2018 年首批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年度考核中,鹤壁市荣获综合考评成绩全国第一的好成绩。
清洁能源工程管理系统是用于清洁能源改造项目的工程管理系统,利用这套系统来管理农户信息采集、供暖设备采购、安装分配等环节,并能通过这套系统查看各阶段工作的进度,以及年度安装量完成情况。还可以通过供暖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掌握该地区的供暖习惯及用电趋势等信息,方便政府对能源设备的有效监管和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电力调峰、谷电利用。系统分为管理端和移动端,通过灵活的角色管理,配置不同的操作权限,实现工程管理各环节岗位职责清晰,操作简便快捷,并设置管理角色,监督和把控整体工程进度和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空气能 ( 源 ) 热泵,作为热泵技术的一种,有“大自然能量的搬运工”的美誉,有着使用成本低、易操作、采暖效果好、安全、干净等多重优势。以无处不在的空气中的能量作为低品位热源,通过少量电能驱动压缩机运转,实现能量的转移,无需复杂的配置、昂贵的取水、回灌或者土壤换热系统和专用机房,能够逐步减少传统采暖给大气环境带来的大量污染物排放,保证采暖功效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污水源热泵是水源热泵的一种,是利用污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矿井水、河湖海水、工业设备冷却水、生产工艺排放的废水),通过污水换热器与中介水进行换热,中介水进入热泵主机,主机消耗少量的电能,在冬天将水资源中的低品质能量“汲取”出来,转换成可供暖、生活热水的热源,经管网供给室内采暖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夏天,将室内的热量带走,并释放到污水中,给室内制冷并制取生活热水。
污水源热泵常选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或城市中水设备制备的中水作为它的热源。因此,为了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常在远离市区的污水处理厂附近建立大型污水源热泵站。
土壤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常温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深埋于建筑物周围的管路系统与建筑物内部完成热交换的装置。冬季从土壤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向土壤排热,为建筑物制冷。它以土壤作为热源、冷源,通过高效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热或供冷。其系统特点是:机房面积较小,节省常规系统冷却塔可观的耗水量,运行费用低,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实现了环保的功效。
蓄热式电锅炉是根据电力部门鼓励在低谷时段用电加热 , 并享受优惠电价的政策,推出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电加热产品,在电锅炉基础上添加相应的附属设备,蓄热水箱,就构成了蓄热式电锅炉系统。因此电锅炉蓄热设备由两个部分组成:电锅炉和蓄热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在电网低谷时段开启电锅炉将水加热并储存在水箱中,在电网高峰时段关闭电锅炉。利用蓄热水箱中蓄存的热水采暖,达到全部使用低谷电力(全蓄热式)或部分使用低谷电力(半蓄热式)供热的目的。
其系统特点是充分利用低谷电蓄储能量,对电网起到削峰填谷作用,节约电能,减少城市有害气体排放,是今后有发展潜力的供热方式之一。
我国目前工业生产能耗 25 亿吨标煤以上,生产过程排放的低品位(低于100℃)热量相当于5亿吨标煤以上。工业生产余热排放集中于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几个主要的高能耗产业。这些高能耗产业 60% 以上位于北方供暖区,每年冬季排放的低品位余热相当于约 1 亿吨标煤。
工业余热利用即将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低品位余热高效回收,用于供热。对供热系统的要求是余热热源一般容量大、远离负荷中心,而且地区间的热源与供需求分布不平衡,需要发展长距离输热。目前已有很多城市呈现了此种发展趋势,建设了长距离输送管道,回收周边地区的工业余热,包括北京通州、山西太原、宁夏银川、山东济南等。
?